行走逛街,總見一家又一家如像複製品的大型連鎖店
在香港,小店是難以生存的,這予人淡淡惋惜的感覺
每次約食飯總會想來點新意,我不抗拒連鎖店,但當然有時候轉換下會比較好
可是來到大型商場,還是大舖為主流,固然就是為著名牌背景租金等等因素
不談服飾妝品,單純想定下用膳的地點已經讓人傷腦筋
到底要投向對其水準早已心有底細的連鎖牌子,還是名字不常聽的食店呢?
結果還是來到路過多次而不入的Le Viet,正正位於去過兩次的Cambo旁邊
前者為越南菜,後者則是泰國菜,符合同行者的取向
只因未有嚐過,不確定之下搏一搏,轉向這家門面色彩鮮艷豐富的越菜
越式拼盤一份四式,由清新到惹味,從序漸進的滋味
先由越式粉包開始,Le Viet的粉包上面舖了半片紥肉,灑上蔥花及炸蒜提香
煙韌半透的粉皮厚薄適中,沒有破裂漏餡,同時不會濕淋粉爛
中間的肉碎餡調味不會太重,恰到好處,下的份量不多
帶點肉感脂肪及嚼勁,未見肥膩過頭,加上薄脆炸蒜及清新蔥香,沾上酸汁後開胃不過
燒豬頸肉緊隨其後,切成薄片後整齊攤放,單看邊緣的黑,會覺得烤得過焦
幸好入口時未會燶苦,焦香也只剛好的程度,肉味足而不膻,微爽未覺韌
提到越式春卷就會想到這是以前一個朋友家中常備的小食
這兒的越式春卷是小巧的一口大小,不過要單點才會附上生菜籃
看著表面亮令的油光,算了,也不要顧慮太多
香脆薄身的春卷皮包起濕潤的內餡,順口非常,就是油膩過頭
唯有蘸著泰式雞醬,靠著其甜、酸及辣味去解消膩滯感
最後就是飽滿脹鼓鼓的蝦餅,比平時的高身三分一吧,炸得金黃不泛油
酥脆外層炸粉不會厚硬得過分,咬開來的彈爽蝦餅略帶甜香
咖哩牛腩撈檬不是常見的款式,好奇心重又怎會不想試一下?
最常有的就是湯檬,特別指定撈檬的話通常會見雞絲或是紥肉之類
將咖哩牛腩與撈檬混為一談不失為新玩法新配搭,所之還是放棄單點咖哩牛腩鍋去嚐新吧
咖哩底不算太油膩,當然會有點橙光浮油,仍在可接受範圍
汁底稠度普普,不如印度那種厚郁,但未至於泰式的水稀,取中間值
略帶甜味的咖哩配上三四塊大大件的牛腩,更顯惹味香口,肉感也不至於韌實難嚼
細絲檬粉未有被咖哩浸至軟爛,滑溜可口,幼身同食的時候攜上不少汁底,不怕乏味
若果仍欠澱粉質的話,可以投入薯仔塊的懷抱,只因一碗都有約五大件夠填肚
雖然椰青屬飲品類別,但在我看來可是跟甜品無兩樣
原個椰青開口,可見當中滿滿足量的椰青水,清甜不奶膩
椰香明顯之餘清新不過,用以清清剛才積下來的重重味道及油感就啱啱好
飲完之後不要忘掉那嫩滑的椰肉,很容易就可以用小匙刮出
細綿椰肉不硬韌,椰香更為集中濃郁,所之我覺得當其為一道甜品也不足為奇
說到真正的甜品,第一道就是青綠晶瑩的拉椰糕
軟趴趴的樣子教人不禁想起蛋黃哥,靠近點看,沒有那一字眼及三角嘴
有的就是九層綠白交替的糕點,層層厚薄均勻,可見製作用心
輕輕切分入口,煙韌軟綿的糕身略帶黏感,又未至於漿口難嚥
班蘭香氣淡清自然,晶瑩剔透的綠層細緻滑溜,白層略帶粉感,形成對比
殿後的同是經典款,就是更為豐盛甜美的香芒糯米飯
芒果果肉切成斜格方便進食,重點是用到的果肉份量毫不吝嗇
普遍加入半邊芒果,而Le Viet的就是全隻起肉上碟,整齊有致不凌亂
芒果果肉沒有酸意,甜得溫和清新,不會像催熟的那麼富刺激感
白糯米煮得實身稠黏,若是單吃就分分鐘飽滯過頭,但加上甜香奶潤的椰漿就有不同說法
黑糯米比起一般吃到的乾爽不淋爛,略帶黏意,正好中和白糯米的韌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