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梨滿園-小發現

再次又是重來韓食時間,對上一次食傳統些少的韓菜,大概已是個多月前
並非沒有韓式食物就沒法子生存,單純是吃慣了,僅只如此
對於一個錢已無的窮學生而言,還是踏踏實實食平野,不追求什麼名氣之選

就在友人住處的同一條街,落樓行幾行便可到達
內街小巷確實不是我的拿手覓食處,幸好這是Deli2,之前來過食放題
老老實實五六十蚊一個主菜,作為晚餐而言為常價,中至中低價
不過場內人流不算多,以旺角油麻地這些人煙稠密之地來看就更甚了

前菜一上桌就有八款,八色八味,豐富得很
還記得在韓國的時候有時店方有空就會不斷幫你免費任添配菜
但在香港的話,除非去任食韓燒,否則又會有幾多間餐廳肯花這些成本?
去青菠菜、甜綿南瓜、鹹脆魚乾、酸辣泡菜;
清甜豆角、爽口豆芽、酸甜蘿蔔及甜鹹薯仔,各有各賣點
多款式的好處就是可以每樣都試,點到即止

秘製豬手(跟生菜) $238

回想起在韓國的時候,餐廳總是兩人份起,自己一個去旅行的話真是處處碰壁
即使是我多番向店方表明我可以吃光餐點,仍是無從入手
還是回到香港才有獨食機會,上次雖非單槍匹馬,但份量上其實毫無難度

這邊的豬手也是大大份,切片後攤放得整整齊齊,再灑白芝麻點睛
滷得鹹中帶甜香的豬皮軟嫩富膠質嚼勁,沒有半點脂肪的油膩感
豬手肉厚薄適中,加上未算煮得過於老柴,調味溫和不重口味
同時會送上一碟調辣的生菜蔥段,再以爽脆又完整一塊塊生菜包起,食落夠香口
美中不足的話說不得不說那醬汁,沒有我最愛的쌈장啊……

烤牛脷 $88/150g

薄身均勻的牛舌片片置得雅觀,不是細細碎碎又凌亂的
此時不禁想起以往吃某家日本餐廳時的不滿意遭遇,對比有夠大
這次在場的朋友都不是牛舌反感者,勢必掀起一場激烈爭奪戰
是日午餐及下午茶都吃得飽飽的,滿足了,我就費事加入戰團了

牛舌烤過後未會縮水縮太多,就是邊位捲曲之後的模樣,不離譜
為了不要烤得過熟至乾身,還帶點點粉嫩透紅的時候就起爐
中心位依然軟嫩可口,頗為稔滑,外邊比較熟的就會爽口些少
不過就沒有什麼燒得帶焦帶脆的位置,也不得一想二了

特選牛肋骨(醃) $168/350g

吃燒牛肋骨時,比起食燜牛肋骨,總多了層顧慮
到底要吃原味無添加的,還是要吃醃得入味香口的呢?
我的朋友圈中,支持後者的佔多數,大家都重口味,喜歡惹味食物
以調好的獨家醃料醃過,就是我們熟悉的帶啡色,肉面界過就更加入味了

長長一卷牛肋骨肉在爐面攤開,看著油花漸漸消散,我們明白動筷之時愈近
友人說醃過的話烤久一點比較好,反正不是我動手,點話點好
肉片薄身,稔身但不是霉霉爛爛那種,肉質嚼感猶在
要說我不喜歡韓式醃肉的一點,就必然是甜得讓人無言
鹹味的肉品才對我胃口,更甭提原汁原味的肉香會有多濃

鮮帶子 $128

一碟八粒帶子可沒有相中看到的細小,實物大概直徑都有四五厘米吧
而且頗為厚身,如果片得薄薄的話再燒……兩下子焦掉痴底非奇事
先已灑上點點黑椒,看表面也有少許蒜碎及蔥花,事先已醃過但未算太濃味重口的

友人發功,烤得剛好是金黃色就分給我們,豐滿的帶子不會縮水縮得過份
外面微焦的香氣,加上烤得較熟的外層,包裹好內部的水分
咬下去頗是爽甜彈牙,不會乾韌得過火,傳熱至中心位,不會外熱內冰

紅燜牛肋骨(細) $98

又是我們去十次有七次都會點的牛肋骨,因為想多選幾款食物,還是小份就好
滾燙起泡的牛肋骨小鍋送上,不過看來用料都不少啊
單看放在面頭,飽飽滿滿的冬菇,煮得入味,色水完完全全滲透菇身
比起紥實的冬菇,鬆身少許並有肉紋的牛肋骨大概也會入味得很

牛肋骨肉大多已燜煮到稔身離骨,牛肉煮熟後多少都會縮水
一旦入口就會明白有多入味,甜香過人,果然是友人喜歡的韓式牛肋骨
當中帶著少許筋位,晶瑩之餘有彈性有咬口,略嫌牛肉肉香未盡顯現
不說牛肋骨,驟嚐其他的食材均是非常夠味,白蘿蔔固然是不得不提的一款
要說吸收得最盡,除了白蘿蔔之外,就莫過於冬菇

海鮮煎香葱餅(細) $58

有點兒懷念起當時一個一個城市中穿梭,認識了一些朋友可以一起吃飯飲酒的時光
有時晚上想去食宵夜,去點個煎餅,一壺米酒,又可以談天說地
那時候吃到的海鮮蔥餅大概是一百港幣,可是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食材
不禁跟友人說在香港的反差,然後她跟我說:「那麼你在這邊就要多吃點了!」

五十幾蚊,只是外頭平均價的一半再多少許,就算點大份 $88都未到香港均價
餅皮煎得略為帶焦,尤其是邊位,吃落香脆得很,也不覺太油膩
海鮮部分又是少少八爪魚什麼的,還是將重點放在煙韌餅皮上罷了
說到蔥,由細細個買魚會免費送,到現在要幾蚊先有一紥,差別頗大了
因為不是無價,也非超低價,好多餐廳整蔥餅就只有數點蔥花濫竽充數
好在今次我可以食到長長段,清香微甜,確是對版的煎餅

海鮮石頭鍋飯 $78

提到韓國菜,石頭鍋飯應該算是深入民心的一道
心思徘徊在海鮮、牛肉、豬肉及雞肉之間,來回不定,還有芝士泡菜口味
最後,似乎海鮮的會比較沒那麼膩口,畢竟去到尾聲,只是想要過過口癮
邊食邊等,直至嘶嘶的燒紅聲音傳來,不用多望都知道是石頭鍋飯的到來

上桌時蛋黃已經是有點熟的樣子,也許是下得太早了吧
要不另外盛在碗中,讓客人自行放入生蛋也是一個方法
食材佈得滿密不見飯底,菜絲之餘,海鮮料比起坊間不少韓國餐廳更下得足
注入點點甜辣醬後趁熱拌勻,此時雞蛋已成了蛋碎,還是留著鍋邊位不動為妙
飯粒不水爛,拌勻之後不怕似糊仔,帶著點點鍋氣焦香,熱辣辣,不怕失色
食到底,當然就最期待脆香吸糾的飯焦,這亦沒有讓我失望
褐色的飯焦脆身不油膩,香口得不沾醬都夠味,同時不會燶黑得離譜就是了

食過一頓飽飯,寒喧當熱身,吹水抽水就是主要活動
在一家性價比合格的餐廳內不會擔心太多,一個勁兒地吃著喜歡的食物
不是有這樣那樣的規限,不用面對陌生尷尬的情景,吃飯不就是要這麼放鬆自在的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